大汉第一太子

中丞佐吏

首页 >> 大汉第一太子 >> 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家父汉高祖 特种兵之利刃 赘婿 大清隐龙 诡三国 红色莫斯科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煮酒点江山 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 超级兵王 
大汉第一太子 中丞佐吏 - 大汉第一太子全文阅读 - 大汉第一太子txt下载 - 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3章 摸着石头过河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一场婚宴,让始终被一阵压抑所笼罩的安化城,终于迎来了近两年内的第一缕热闹气息;;;;而在遥远的长安城,天子刘盈,也在为安东郡的未来而发愁。;;;同王陵、阳城延二人坐在清凉殿内,君臣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虑。;;;至于原因,也只有一个。;;;——安东郡的土着民,以及各屯耕团团卒的‘婚配’问题。;;;即便到了后世,女子也总是不愿嫁到太过遥远,或太过贫穷的地区,就更枉论如今,这通讯、交通极不发达的时代了;;;;对于朝鲜半岛,或者说,如今已经被纳入汉室版图的‘安东郡’,中原女子的看法,也基本都还停留在‘一群吃不饱饭的余子,被官府流边移民’的程度。;;;在后世,可会有女子,愿意嫁去西北、高原?;;;同样的道理:在如今汉室,也同样没人愿意远嫁边境,更枉论嫁到比边陲更远的新服之土:安东了。;;;中原女子不愿远嫁,安东郡一众单身汉们的人生大事,自然就只能指望天子刘盈去头疼。;;;——男人娶不到媳妇儿,是要出大问题的;;;尤其是在这个‘传宗接代’的观念仍旧十分浓厚,娶妻生子是每个男子毕生追求的时代,一个地方再好、再富庶,只要娶不到媳妇,就是留不住人的。;;;诚然,安东郡如今的‘汉民’,基本都是以屯耕团的形式,移民过去的‘余子’群体;;;;三五年之内,这些新移民,都还要在半军事化的集体中生活。;;;即便未来,真的有人因‘娶不到媳妇’而想要离开,有汉室严格的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管制,这些人,也很难从安东逃回中原。;;;但正所谓:堵,不如疏。;;;一味地、长久的强制性高压政策,是没办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的。;;;要想让这些移民,心甘情愿的在安东生根发芽,让朝鲜半岛成为‘自古以来’,长安朝堂除了要保证这些新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当然也要考虑到更加现实的婚配问题。;;;试问一块新服之土,怎样才能‘自古以来’?;;;答桉是:移民充实人口,并通过三到五代的繁衍,将这个地方彻底纳入中央掌控。;;;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让移民到这里的人,在百十年后,用地道的汉话说出一句: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既然是要繁衍后代,那单靠屯耕团,靠一群糙汉子,显然是无法达成这样的目的。;;;这样一来,让刘盈感到头痛的原因,也就浮出水面了。;;;——去哪里,给这群单身汉,寻一门亲事呢?;;;——如何给这数以万计,未来甚至可能达到十万,乃至数十万数量级的单身汉,找到一个‘世世代代扎根安东’的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王陵,有着自己的见解。;;;“陛下。”;;;“臣仍以为,应当许屯耕团之卒,于当地之民自由婚娶;”;;;“唯如此,方可使今日之屯耕团团卒,化作来日之安东郡民。”;;;沉声道出一语,王陵又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顾虑也道出。;;;“只前时,曹相所言之弊,也不可不虑。”;;;“——今之安东,已得平壤都尉、北部都尉、东部都尉三部,共屯耕团二十三;合此三部之驻军,近六万余人;”;;;“然朝堂于故朝鲜之民,至今仍别户而治,不以‘汉民’视之。”;;;“若许安东‘汉民’,于故朝鲜之民自由婚娶,则朝鲜之民男苦无女可妻,或将南下马韩、辰韩等国。”;;;“如此,安东可用之壮劳力,便平白为此朝南诸部所有······”;;;满是忧虑的道出此语,王陵也是唉声叹气一番,又闭目思虑起来。;;;今年年初,丞相曹参因病卧榻,太医属衙则给出结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早则今年夏秋,晚则明年冬天,曹参,也将走到自己的终点。;;;丞相病重,早就被太祖高皇帝指定为继任者的王陵,自也就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以内史的身份,兼领了丞相府的诸般事务。;;;而安东郡的问题,也随着郡守吕禄愈发频繁的奏报传来,而摆上了长安朝堂之上。;;;——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最早到达安化城的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已经基本完成了本部的开荒任务;;;;最晚到明年春天,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就将完成本部团卒所需的共计四十万亩田的开荒工作。;;;两千人,四十万亩,也正是按照当年,刘盈定下的‘每人二百亩’的标准所开。;;;现如今,已经接近完成任务的屯耕团团卒们,也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未来。;;;开荒任务提前完成,那屯耕团到农民的转化,自然也要提前;;;;按照朝堂的规矩,明年秋天,平壤都尉屯耕甲团的四十万亩田收获的时候,就是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原地解散,成为安东郡治所——安化城头两千户‘农户’的时间。;;;过去两年,由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开垦出的四十万亩田,也将按照朝堂当年的承诺,以每户二百亩,分给两千名团卒。;;;对于那两千名团卒而言,这,就意味着‘立业’;;;;既然已经‘立业’,那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成家。;;;田亩,靠自己一锄头一锄头开出来了;农宅,也早已发到了自己手中。;;;那接下来,自然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在向这两千名团卒招手。;;;但在郡守吕禄发回的奏报中,这两千名军卒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大事’,却都无一例外的抱有悲观态度。;;;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安东郡,根本就没有几个中原女子!;;;朝堂派去驻守的军队,以及那二十几个屯耕团,无一例外都是汉子!;;;无奈之下,朝堂抱着‘侥幸一试’的心理,在今年春天颁布政令,允许平壤都尉屯耕甲团的团卒们,将愿意投靠自己的家人接去安东,由朝堂承担路费;;;;结果却也不出王陵所料:整个‘家属’队伍上千号人,处于适婚年龄的女人,却仅有五十余。;;;在安东那地界,这五十个女人自然不可能嫁给当地土着,大概率会被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内部吸收;;;;但两千名团卒,却只有五十人解决了人生大事,无疑是直白的告诉长安朝堂:中原女子,已然是指望不上了······;;;更有甚者:这五十个率先成家的同袍,很可能让其余的团卒,更加渴望自己能早日娶妻生子!;;;这样一来,原先被长安朝堂无限期搁置的‘屯耕团卒成家立业’的问题,就顿时变得有些迫切了起来。;;;中原女子指望不上,朝堂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让屯耕团卒,于当地土着民当中,寻找自己的爱情。;;;但这个提议,却又将朝鲜当地土着的安置问题,再次摆上了台面······;;;“嗯······”;;;“安国侯之虑,亦朕之忧。”;;;御榻之上,天子刘盈低头沉思良久,终还是缓缓点点头。;;;“若使屯耕团之卒,以当地朝鲜遗民女妻之,则于余者,亦当有所举措。”;;;道理再简单不过;;;;对于朝鲜当地土着而言,安东郡的设立,意味着这些人,都成为了理论上的‘汉民’、;;;但在安东郡设立之前,将朝鲜当地土着编户齐民之时,长安朝堂却并没有将这些人纳入‘农籍’,而是在安东郡,史无前例的发明了‘民籍’。;;;民籍,顾名思义,就是民众的户籍。;;;但在中原,士农工商等群体虽也都算‘民’,却从来都没有人被纳入过‘民籍’,而是按照出身,纳入农籍、商籍,又或是官籍、宫籍。;;;这就好比后世,数学专业学子的课表上,会有微积分、代数、几何、统计等课程,唯独不可能有一门课叫‘数学’一样;;;;汉家的民众有农籍、商籍,乃至官籍、宫籍,唯独不会有‘民籍’。;;;在当年那场东征卫满朝鲜的战争之后,本就生活与朝鲜治下的民众,便被纳入了‘民籍’;;;;而后续派往当地的屯耕团,其团卒才被纳入了当地的‘农籍’。;;;之后,当地民众与各屯耕团之间,也可谓是井水不犯河水。;;;——屯耕团以城池为中心,向四周开垦荒田;而当地群众,则依旧按祖辈们留下来的生存技能,以渔猎为业。;;;屯耕团是半军事化集体,团卒除了那栋农院,基本没有其他私人财产,所以这些团卒和当地人之间,也基本不会有什么交流。;;;顶天了去,也就是屯耕团将领出面,用集体财物,和当地群众换取一些物资。;;;近两年的井水不犯河水,也终于是让当地群众不安的心逐渐安定了下来,习惯了以‘汉民’的身份,继续在当地生活。;;;但对于这些民众,长安朝堂,却至今没有确定的安置方桉。;;;问题的核心,主要在于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有人提出过,将当地人直接纳入农籍,并按照汉律承担税、赋,以及兵役、劳役;;;;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方式,却又让朝堂根本无法下定决心,向这些新汉民收取农税。;;;——因为绝大多数朝鲜土着的生活方式,就是在春、夏两季捕鱼,再偶尔上山打猎,然后借着秋天,将猎物都制成肉干!;;;向这样的群体收取农税?;;;怎么收?;;;三十税一?;;;每抓到三十条鱼,就把其中一条当农税交上来?;;;还有口赋,又怎么办?;;;每人每年四十钱?;;;还是按照鱼的市场价,再收几条鱼上来?;;;再有,就是中原百姓承担的兵役、劳役,对于这些以渔猎为生活方式的群体,也同样难度重重。;;;原因无他:兵役、劳役的执行,是以农民时时刻刻守着农田,根本不出远门作为基础。;;;但以渔猎为生的朝鲜民众,几乎每年春天,都会以家庭乃至宗族、部落为单位,离开自己的住所,各自前往河流各处捕渔;;;;一直到夏季中旬,这些人才会结束捕捞工作,并开始四散游猎,争取获得更多肉食。;;;在此期间,部落里的男人外出捕猎,妇孺老幼则负责处理猎物,制成可以保存更久的鱼干、肉干。;;;等到了秋天,这些人才会零零散散的回到,窝在自己的山洞或树洞里,静静等候冬天的到来。;;;这就使得汉家在中原施行的兵役、劳役制度,根本没办法照搬到这些朝鲜土着的身上。;;;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某年夏天,安东郡想修条路,就派官吏去征劳役,结果发现方圆几百里的朝鲜人,都不知道跑哪里捞鱼去了!;;;又或者某年秋天,安东郡决定组织冬训,让年轻人按照中原的惯例参加军事训练,结果腿都快跑断了,都没找到这些人居住的洞······;;;说白了,长安朝堂头疼的点,就是朝鲜当地的土着民,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外出渔猎且先不说,就连居所,都和匈奴人一样,走到哪是哪。;;;原本住了几年的树洞,什么时候看着不顺眼了,说丢就丢;;;;又或者某一年,外出渔猎回来的完了,也很可能就地找个差不多的地方,凑合着就猫冬了。;;;而且不同于中原,某个农民不见了,官府还能找街坊邻里打听——朝鲜土着民,都是以部落为单位居住,只要丢,那都是‘呈建制’的整个部落一起丢!;;;官吏想找,都根本没法找人打听!;;;独特的生活方式,自然是让长安朝堂绞尽脑汁,都没能找到解决方法。;;;作为权宜之计的‘民籍’,自也从那场东征卫满朝鲜的战役之后,一直留存到了现在。;;;而此刻,当地土着民的安置问题,也随着屯耕团‘没法娶妻’的问题,而在此摆上台面。;;;这一次,朝堂就算是想拖,都已有些拖不下去了······;;;“嗯······”;;;“朕以为,或可行‘嫁女与屯耕团卒,阖家入安东郡农籍’之令,试行于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待明后岁,以此策之效,再商废止或沿行事。”;;;听闻刘盈此言,王陵、阳城延二人再三思虑,也终是拱手领命。;;;民族融合,或许会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失去婚娶权力的朝鲜男性土着民,可能会南下前往马韩、辰韩等外藩属国,让安东郡失去一部分壮劳力。;;;但眼下,长安朝堂,却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毕竟这些壮劳力,安东郡就算不失去,也至今都还不知道该怎么利用······

喜欢大汉第一太子请大家收藏:(m.52xt.net)大汉第一太子吾爱西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超神机械师 职业替身 法力无边高大仙 盖世帝尊 明克街13号 南安太妃传 宠魅 天才召唤师 当年万里觅封侯 步天纲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医学生真沉静 折腰 天潢贵胄 超品相师 我的女友是恶劣大小姐 嫁入高门的男人 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给前任他叔冲喜 反派有话说[重生] 
经典收藏 唐朝好地主 从不灭番号开始崛起 大梁爱情故事 武哲录 寒门枭士 让法兰西再次伟大 我在大秦做谋士 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 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 唐朝现代人 大明:最牛国公 大昏君 红色警戒之民国 隋唐君子演义 迷失在宋末 剑指八方之神将转世 交锋 大唐超级奶爸 抗日之铁血战将 这个世子不一般 
最近更新 家父汉高祖 特种兵之利刃 赘婿 重生之红星传奇 大清隐龙 大魏宫廷 恶汉 天唐锦绣 诡三国 红色莫斯科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煮酒点江山 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 骗了康熙 寒门状元 超级兵王 秦吏 神话版三国 寻唐 醉枕江山 
大汉第一太子 中丞佐吏 - 大汉第一太子txt下载 - 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 - 大汉第一太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